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不断推进红色基因融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4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核,将其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意义重大。对此,高校从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育人模式,构建互学互动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造向上向善一系列育人品牌着手,不断推进红色基因融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价值

1.红色基因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育人底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的作用。在"大思政"背景下,红色基因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育人底色。从载体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文献、革命著作等,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党的制度文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是革命历史文物的重要形式,承载红色文化记忆,延续红色基因血脉。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要利用好这些承载着红色基因的制度文献和红色著作,不断提升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与理解水平,坚定其形成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从物质层面来看,红色基因的物质形式,主要包括红色革命遗址、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等。高校将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融入育人工作全过程,以史实为依托,结合实践教育形式,有助于拓宽育人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从精神层面来看,高校应积极挖掘红色基因的精神血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道德教化和榜样激励,进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红色基因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可以说,在"大思政"背景下,红色基因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动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红色基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内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高校将红色基因融入"大思政"育人工作,坚持不懈在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成长力量。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发挥红色基因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三是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立足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对此,高校应牢记红色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需要新期待",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教育支持。

3.红色基因是坚持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在"大思政"背景下,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工作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一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红色基因涵养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二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表达。新时代高校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工作,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三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是厚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此,高校应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发展史,掌握红色文化精华、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其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本质,增强文化价值认同。

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

1.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育人模式。

第一,融入思政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红色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能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也能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理想。一是融入教学内容,红色文化是优质的思政课教育资源。高校可以结合学科建设与育人目标,开设红色文化特色课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二是融入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思政课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师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挖掘红色资源、构建红色话语,全方位渗透红色教育,增强教学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第二,融入实践教育基地。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来呈现和体现红色文化价值,发挥红色基因实践育人的强大功效。一是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的作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鲜活的教学素材。二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过程中"触摸"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和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取革命先驱的精神力量。三是开展红色实践教学,高校应立足自身特色,探索诸如现场教学、社会调研和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的红色实践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入眼入耳"的同时更好地"入脑入心",真正实现铸魂育人的实效。

第三,融入网络新媒体。红色基因在融入高校育人工作时,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使育人工作活起来。一是教学技术上,新媒体技术给现代教育提供了宽广的学习、交流渠道,教师可以将教学阵地向课堂前后辐射,向课堂内外延伸;学生可以打造红色基因主题的自媒体传播矩阵,开拓红色教育的新载体。二是教学模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通过视频教学、情景模拟、微信分享交流、网络平台互动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和新鲜感。三是教学效果上,高校运用新时代话语解读诠释红色基因,通过线上平台传播红色基因,增强教育的覆盖面和文化影响力。

2.融入"三全育人",构建互学互动一体化育人体系。

第一,融入全员育人。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等不同育人主体的作用,促进各主体间的沟通交流、互动互联,营造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一是建强党政管理队伍,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和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育人工作机制,着重提高其对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价值引领和实践创新等能力。二是建强专职师资队伍,将红色基因等纳入师资队伍培训的内容中,丰富教师的红色文化知识结构。三是建强党团骨干队伍,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培训、实践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其开展红色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融入全过程育人。实现全过程育人需要将红色基因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系统性地开展育人工作。加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把红色基因全方位融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例如,高校应做到全过程服务育人,从每个学生的入学到毕业、从每个学期的开始到结束,做到育人"不断线";做到全过程管理育人,将红色基因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纳入工作职责要求和考核指标,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有效引导育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第三,融入全方位育人。实现全方位育人需要将红色基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等环节,构建全方面、立体化、多维度的"大思政"格局。一是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知识体系教育和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壁垒,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红色文化,进行主流价值引领。二是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在确保学校作为育人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家庭、社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效果。三是强化育人资源整合,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工作需要从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统筹协调,订立制度和规矩,还要扫除一切主客观障碍和束缚,极大地释放校园红色文化生产力。

3.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向上向善一系列育人品牌。

第一,融入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一是融入校风校训,红色基因包含伟大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将红色基因融入校训精神和校风建设,有利于引导师生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增强红色基因的育人效果。二是融入教风学风,以红色基因引领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发挥其对教职工的凝聚作用,对学生的引领功能以及对社会的示范效应。三是融入师德师风,挖掘红色基因中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发挥其对教师的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

第二,融入校园文创产品。高校应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培育红色基因育人品牌,这是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方式。一是融入校园环境标识,在校园自然景观和基础设施中适当融入红色元素,设立红色文化墙、红色校园雕塑、红色展示屏等,提高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二是融入红色实体产品,可依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不同院系专业特长对红色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创作、传播、营销等,塑造红色基因的生动形象。三是融入虚拟文化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挖掘红色基因价值内涵、文化资源和校园故事等,建构起多样化、立体化、可实时推送的校园红色作品。

第三,融入校园文体活动。高校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将红色基因融入其中,能够提升高校育人工作实效。一是举办理论讲堂,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等品牌讲座、讲堂,通过理论宣讲、史实叙述和热点问题的解析,使学生明确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二是宣讲红色故事,高校应将红色人物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了解革命人物和红色故事,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的认同感。三是开展红色经典展演,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时代语境中重造红色经典,编排一些以国民英雄、爱国将领、科学先驱等原型的艺术作品,并在校内外进行展演,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