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明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5分钟

2020年明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12日在明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徐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立足"五个坚持"[1],落实"六稳"[2]要求,贯彻"八字方针"[3],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现代化美好新明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21.3亿元,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亿元,增长12.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914元、13440元,分别增长9.3%、10.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上扬、位次协同并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做强产业支撑,工业强市全面发力

坚定"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决心,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圆满实现"4321""158"年度目标,创明光历史最好成绩。

工业招商全面突破。领导带头、高位推进,完善机制、改进方式,集中优势兵力尽锐出战,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三棵树(明光)生态工业园投产庆典暨年度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中国涂料协会年度峰会、2019年度中国粘土矿物产业发展招商大会先后在明光召开,其间收集211家核心配套企业信息,现场接洽28家,达成投资意向10家,成功签约优质项目6个,突显了招商乘数效应。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衡光新材料、雅韵琴筝、康源生物等30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8.5亿元的三棵树涂料(一期)、5亿元的创显电子、2.8亿元的鸿贝科技、2亿元的南大星新材料等28个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实现到位资金超1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90%;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项目数和到位资金量,分别是上年的1.7倍、2倍、2.8倍和1.3倍,得到滁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工业企业加快培育。深入开展"四送一服"[4]双千工程,对企业分类精准服务,力促升规入统、创新创特、做大做强。实现企业升规25家、净增17家,总数达到117家,处置"僵尸企业"10家,成功嫁接新项目10个,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增长6.5%,产值超亿元企业40家。明光酒业纳税超4700万元,乐斯福(明光)纳税超3000万元,浩淼安防纳税超2200万元;龙利得智能科技产值超6亿元,纳税超2000万元,获评"安徽工业精品",创业板上市报会待审。万佳联众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留香泵业3款产品获评"安徽新产品";浩淼安防、华远高科的2个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瑞尔非金属、瑞丰五金2家企业和恒鼎凹土、安邦矿物等6家企业分别被评为省级、滁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华盈汽车高层次人才团队及其创新创业项目纳入省重点扶持。中兴阳光、朗威医疗等14家企业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创板挂牌;实现利拓智能等企业股权融资2800万元。

工业园区蓄势崛起。经开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新建成"四纵五横"路网13.2公里、标准化厂房27.5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25家,新投产项目20个,"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创建深入开展,综合环境不断提升。绿色水性涂料产业园集聚力进一步凸显,三棵树涂料(一期)当年投产当年升规,国祯生物质发电建成投产,嘉宝莉新材料、保立佳新材料、恒和新材料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竞相入驻,消防站、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项目主体完工。凹凸棒产业园牵引力进一步加大,起步区2公里主干道路竣工通行,1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七通一平"基础配套同步推进,新引进凹凸棒新材料企业2家,凹凸棒矿权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乡镇返乡创业园增长力进一步提升,张八岭、苏巷、潘村、石坝等乡镇返乡创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16家,总数达80多家,投产企业40多家。

(二)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打响。创新建立"企业项目双业主""银政企对接半月谈""企业家服务绿卡"等19项亲商惠企制度,"零距离"服务企业经营发展,得到广大企业家广泛赞誉,相关做法和成效获《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深度报道,全省税务系统基层建设现场会、滁州市创优营商环境促进项目建设现场会、滁州市工业技改投资现场会分别在我市召开。深入开展"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兴"行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助企业加快发展,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315个,落实企业减税降费1.3亿元,兑现企业各类奖励资金2791万元,帮助企业融资17.9亿元,帮助企业招工及培训技术工人5300人。在全省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明光排名全省第三、滁州第一;在全国市场监管"12315"技能大比武中,明光市场监管局综合排名全省第七、滁州第一。

商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新注册企业1285家、个体工商户334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33609个。新增限上商贸单位24家、净增11家,总数达到115家;新增有实绩进出口企业10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25%;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07亿美元,增长7%;电商交易额28.4亿元,增长23.2%。明光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运营,涧溪、潘村、张八岭创成省级电商示范镇,女山湖镇旧县村等4个村、嘉山稻夫生态农业等3家企业分别创成省级电商示范村、电商品牌企业,"老明光酒""女山湖大闸蟹"等名特优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南美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滁州市农村电商优化升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新增建筑三级资质企业12家,晋级3家,引进建筑二级企业总部2家,资质施工企业总数达65家,完成建筑业产值52.8亿元。商品房开工面积92.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84.2万平方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41.7亿元、191.5亿元,分别增长6%、16.3%。市城投公司成功转型为明光跃龙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23个,资产总额突破200亿元,当年市场化运营收入超2亿元,在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政产学研创新合作,新建省市级创新平台53个、创新团队3个,实施省市级重大创新项目10个,完成研发经费投入3.3亿元,获发明专利授权8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4件。我市与上海交大合作建立"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挂牌运行;中国针灸学会专家工作站落户市中医院。促成明光酒业等4家企业与5家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滁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1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9家,总数达3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增速位居滁州各县市区第一。

基础承载能力持续加强。续建新建各类重点项目204个,竣工111个,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大项目顺利实施。全长29公里的G104绕城线和女山湖特大桥竣工通行,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明光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完成管网铺设60公里。合新高铁(明光段及明光站)、明巢高速(明光段)、嘉山大道高速上跨桥、明光通用机场、泊岗淮河公路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共向上争取预算内投资项目115个,获批资金6.02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债项目4个,获批资金额度7.19亿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6217亩,完成土地"增减挂"拆旧复垦4000亩、工矿废弃地复垦1300亩。

(三)着力推动农村繁荣,乡村振兴阔步迈进

现代农业效益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灌溉面积10.2万亩;完成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分水岭水库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1万亩,获省政府表扬激励,获得新增建设任务1万亩及相应补助资金。粮食、畜禽和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升。精心做好"一棵菜、一棵树、一棵草、一盆鱼"特色产业文章,成立小龙虾、甜叶菊、艾草等涉农协会6家,新增家庭农场197家,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园、生产基地、田园综合体13个,优质高效农业规模发展到21万亩,获评"明光甜叶菊安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金桥湾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新增"三品一标"23个,"明光绿豆"跻身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山艾草"获中国品牌创新奖,仲艾世家艾草制品获安徽名优农产品交易会金奖。荣获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市;全国甜菊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中国-加拿大豆类遗传育种与科技创新交流会先后在我市召开。

乡村旅游潜力进一步释放。建成太平集至林业队、环跃龙湖等旅游道路50公里,滁州市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八岭湖创建4A级景区稳步推进,金虹岭、三界军旅小镇等景区景点开园迎客,景泰阳等项目正在建设,新增3星级农家乐1家、旅游商品示范企业2家,张八岭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岭北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月牙湖4星级农家乐创建通过滁州市验收,恋尚你食品、明龙酒业、清山艾草、艾缘科技等旅游商品热销市场。全年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1%,获评"中国最佳乡村养生度假旅游城市"。

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打造自然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27个,"陆郢模式""腰庄经验""尹集做法"获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并被全省推广,滁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2018年度1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2019年度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张八岭镇嘉山村等6个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01公里、村组道路建设334公里,1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专业化运营管理,改造农村危房916户,完成农村改厕5500户;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解决了4.6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四)着力提高扶贫质量,脱贫攻坚稳步前行

聚焦年度脱贫任务,连续发起"四季攻势",全面强化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突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大排查,当年实现1239户304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251万元,其中,用于发展产业项目489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302万元,就业脱贫、健康脱贫、智力扶贫等2059万元。新发展到村产业项目24个,新建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各1个,社会扶贫、电商扶贫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滁州市社保扶贫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花园湖行蓄洪区、潘村洼防洪保护区居民迁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完成43条83.8公里村组道路改扩建、9公里行洪撤退路建设,建成乡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等项目10个,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残疾人工作站等项目39个;年度454户搬迁任务基本完成;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着力推深做实"党建引领助振兴,村企联建促脱贫"、社会扶贫联合会、抱团科普助脱贫等新模式,全社会推进脱贫攻坚的合力进一步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普遍提升,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五)着力促进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再创佳绩

提品质,城市更美好。围绕补功能、抓创建、增魅力,系统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22项,新建雨相路、环湖大道、岐阳大道等主次干道24.2公里,排查清淤雨污管网120公里,池河大道东段3.6公里实现强电入地,人防综合物资储备库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火车站片区等地块房屋征收拆除16.5万平方米,新建滨河小区、赵府家园等安置房3208套。整治改造城区背街小巷46条、老旧小区5个,新建停车场16个、集聚小餐饮示范点3个、电动车充电桩849套,新建改造城区公厕21个,新建沙坝北公园、龙庙山公园、城市道路绿化等绿地35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护山水,生态更优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组建女山湖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筹)、黄寨草场生态保护管委会(筹),优化依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合执法大队职能,成立17个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全面强化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上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件全部完成核查整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严控建筑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扎实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PM2.5均值42.8μg/m3,同比减少18.8%,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7.8%,同比提升12.3%,空气质量在滁州各县市区中最优。强力推进淮河、池河等流域污染源治理,扎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全域水环境、土壤环境持续改善。新增造林2.35万亩,创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成泊岗银杏等特色林6.2万亩,管店镇创成省级森林城镇、明西街道西徐村等6个村创成省级森林村庄。

增供给,民生更幸福。全年民生类支出37.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89%,在滁州市率先实现民生工程完工率100%。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城区系列改厕等"十件为民实事"基本完成。"一校两中心"[5]项目启动实施,三中教学楼、高王中学综合楼、抹山小学和5所幼儿园投入使用,维修改造校舍4.6万平方米,新招录教师222名,"大班额"占比从11%降至3.9%。成功承办全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并获"2金3银7铜"的好成绩;建成全省首个仿真冰冰球训练馆。市中医院创成三级医院,二期项目投入使用;疾控妇计中心迁建、女山湖镇中心卫生院迁建、涧溪镇中心卫生院扩建主体完工;建成统一指挥调度的市120急救中心;张八岭镇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镇,三界镇创成省卫生乡镇,自来桥镇尖山村等8个村(社区)创成省卫生村(社区),市民政局等8个单位创成省卫生先进单位,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为"省级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滁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农村应急广播"村村通"在滁州市率先建成开播,并与国家、省平台对接联网;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市博物馆获批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扶贫微电影《三界外》在明光拍摄完成,荣获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节最佳作品。城镇新增就业73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755人,"明光市依托'维权保'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被作为安徽改革典型上报中央改革办。社保、低保、养老、救助等基本保障进一步提标扩面,全年发放救济救助资金1.44亿元,直接惠及群众54.5万人次。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建成镇村公益性公墓56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强治理,社会更和谐。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黑涉恶九类犯罪案件128起,"查扣冻"涉案资产4300万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7件10人,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8+N"方案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切实抓好金融领域风险防范,深入开展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社会矛盾专项治理,越级信访事项大幅减少,市信访局在全省信访系统岗位练兵决赛中获优秀组织奖;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苏巷镇戴巷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不断巩固和加强安全生产、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活动获省通报表扬;积极应对严峻旱情,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气象、电力、通信、海事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双拥、国防动员、预备役、人防、统计、物价、档案史志、保密、外事侨务、老龄、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供销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

(六)着力锻造优良作风,行政效能显著提升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突出"三个以案"[6]"严强转"[7],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持续推进党风守正、政风清正、民风纯正,政务公开、政务信息、政府网站暨政务微博微信工作获全省先进。认真落实县级机构改革要求,顺利完成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职能调整衔接,动态调整政府权责清单。严格落实上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审议意见,充分采纳政协建议,办理市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132件、政协委员提案166件,办复率和综合满意率均为100%。切实抓好国有资产监管,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财政资金绩效进一步提高。高效开展审计监督,完成政府投资结算审计124项、重大项目跟踪审计18项,审减节约资金1.34亿元。在滁州市首推"跨省远程异地开评标",有效提高评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完成公共资源交易3474项,增值和节约资金6.9亿元。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年立案行政处罚案件28936件,结案率93.1%;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项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善作善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明光建设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发展不充分、工业支撑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商贸经济内力不足、传统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明显;面对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民生改善需要,财政刚性支出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够彻底,制约发展的因素、影响稳定的隐患仍然较多;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干劲不足、作风不实,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对此,我们将切实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特别重大。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升级版"4321""158"年度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新明光。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和10.5%,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跳起来摘桃子",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奋力争先进位,力争经济总量在全省前进两位。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做好"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文章,深度激发明光发展的优势潜力与动力活力。

一是以"统筹协调"为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引领高质量发展。精准把握明光市在国家、省、滁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主要任务,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全面梳理重点工作,逐项制定实施方案,用足用好重大机遇。认真研究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精心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完善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明确目标体系、实现路径、推进举措,努力把明光打造成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力,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坚持扩大开放、优势互补、协作协同、联动互动,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产业扶持、创新创业等政策措施,着力引进优质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培育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深化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强力推进"绿色水性涂料产业园""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工程、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倾力打造一批国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依托浩淼安防、誉亿智能等企业资源,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支持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明光跃龙集团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提升信用评级,努力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国有资源管理开发、政府投资项目保障、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力争实现市场化运营收入5亿元。

三是以"十大重点工程"[8]为牵引,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基础支撑。全速推进明光火车站改扩建、衡光新材料等80个续建项目建设,力促合新高铁(明光段)、明巢高速(明光段)、"一校两中心"、嘉宝莉新材料、保立佳新材料等15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落地建设,力争每季度新开工项目不少于35个、竣工投产项目不少于25个,年内竣工投产项目114个。加快推进明徐高速司巷互通、明光通用机场等167个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开展新项目谋划,保持动态储备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0个以上,争取蚌明滁城际铁路、明光至盱眙高速公路、明光新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省、滁州市近期建设计划,争取各类项目资金8亿元以上。

(二)聚焦聚力夺取工业强市新突破

立足明光发展实际,坚持"项目为王",努力在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和营商环境优化上实现更大突破,确保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项目分别不少于40个、30个、20个,到位资金不低于100亿元,净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依法处置"僵尸企业"8家以上,奋力实现升级版"4321""158"年度目标。

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强势攻坚。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优化专业招商队伍,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招商,力促项目快速转化。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成长型和成熟型产业,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招商布局,创新拓展招商新模式,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招商区域,突出"招大引强聚特",深入开展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招商。围绕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提升招商质量。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力争20亿元项目不少于2个。紧盯央企国企、世界500强、民企100强、行业50强,精准推介、定向攻关,争取有2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在引进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上实现突破。

坚定不移推进各类企业升规升级。深入分析各层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态势,分类开展指导帮扶,梯次推进企业发展壮大,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发展到130家以上。大力实施稳企强企增企行动,培育一批制造业"单打冠军"和行业龙头企业,全年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以上,争取龙利得智能科技成功上市,支持浩淼安防等企业启动上市工作;继续实施"千亿技改"和"千企升级"计划,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5%、30%以上;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新增与国家级一流院所科研合作2个,新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各1个,新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稳妥推进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腾笼换鸟"和"嫁接重组",着力盘活闲置低效资产资源。

坚定不移推进园区平台提质扩容。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一区两园多点"协同发展、联动发展、互补发展,全力做大做强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明光板块。经开区,加快推行"小委大公司"运行机制,一手抓规模扩张、提质增效,一手抓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围绕"聚百户企业、创百亿园区",突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积极引入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产业、企业、资金、人才等向园区集聚,确保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项目分别不少于30个、20个、15个,净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绿色水性涂料产业园,实施新一轮扩规扩容,消防站、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项目建成投用,开工建设邻里中心和蓝白领公寓、城东水厂、110千伏变电站;加快推进招商项目转化,确保新开工亿元项目10个以上、新投产亿元项目4个以上、新增规上企业4家以上,力争水性涂料产值突破50亿元,争取创成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完成起步区道路、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园区管理和服务企业机制,着力在矿权整合、新产品研发、高端项目招引、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争取入驻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努力争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乡镇返乡创业园,聚力打造苏巷水性涂料配套产业园、石坝电动车及配套产业园、张八岭高分子产业园、潘村服装电子产业园、涧溪凹凸棒配套产业园、三界炭科技健康产业园,力争每个返乡创业园有3个以上亿元项目入驻、2家以上企业升规;支持其它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积极发展加工制造业,加快形成"一镇一业",做强镇域经济。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