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国企党建的“软实力”提升之路

网络自动采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4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国企党建的"软实力"提升之路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还需要拥有独特的文化优势和"软实力"。将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能够为国有企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通过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国有企业可以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党建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能够引导国有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企党建政治优势的体现

(一)理论武装优势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思想导向。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使企业员工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

(二)组织领导优势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能够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党组织通过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群众工作优势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工作,如关心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组织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的途径

(一)以党建理论引领企业文化理念

1.传播党的先进思想。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价值观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理念等。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培训课程、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员工传播党的先进思想,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特点,提炼出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以党建理论为指导,使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现党的宗旨和要求,如"忠诚、担当、创新、奉献"等。

(二)以党组织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1.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以党组织为引领,组织员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扶贫帮困、环保公益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传播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以党员模范作用塑造企业文化形象

1.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企业的骨干力量,要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企业文化。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激励党员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员工树立榜样。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以党建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

1.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制度,如党组织议事规则、党员发展制度、党员考核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党组织的工作行为,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将党建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把党建工作的要求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如将党员的考核评价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将党建工作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制度的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四、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国企领导和员工对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他们认为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虚的,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作用。

(二)工作方法单一

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党建工作往往侧重于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企业文化建设则多注重表面的宣传和形象塑造,缺乏深度和内涵。两者缺乏有效的结合点和创新方法,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三)人才队伍缺乏

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然而,部分国企在这方面的人才短缺,既懂党建又懂企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人才的不足导致工作开展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党建政治优势向文化优势的有效转化。

(四)文化差异问题

国有企业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具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和融合这些文化差异,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应对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挑战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1.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讲座等活动,组织国企领导和员工学习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

2.领导带头示范。国企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党建理论和企业文化知识,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充分体现党建引领和企业文化的要求。

(二)创新工作方法,实现有机结合

1.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绩效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创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利用新媒体平台。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党建活动和企业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发布党建动态、企业文化故事等内容,增强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队伍

1.选拔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引进的方式,选拔一批既懂党建又懂企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相关工作岗位。

2.开展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包括党建理论、企业文化建设方法、沟通技巧等方面。

(四)尊重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

1.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民族文化展示等,让员工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化交流,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2.营造包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内部营造包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倡导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共生。鼓励员工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融入企业的主流文化,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

将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是国有企业提升"软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以党建理论引领企业文化理念、以党组织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以党员模范作用塑造企业文化形象、以党建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能够有效实现党建政治优势向文化优势的转化。同时,国有企业要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加强思想教育、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文化融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需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优势,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企业治理脉络。通过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兼具时代特征与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让初心使命成为全员价值共识,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与文化支撑。在市场竞争中,凭借党建铸魂的文化软实力,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文化"引擎"驱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行稳致远,勇当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