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开展基层党建“固本培元”行动的实施方案
县关于开展基层党建"固本培元"行动的实施方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全党上下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县委决定开展基层党建"固本培元"行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为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聚焦基层组织,建强战斗堡垒
1.整体推进各领域党组织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组织关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红旗(模范)党支部创评活动,着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模范机关,力争在2023年成功创评市级红旗党支部12个、模范党支部6个,并推动创评比例逐年提升,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各领域党组织组织力。大力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力争2023年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的村100%,90个村超20万元,80万元以上的强村有新突破,并逐年有序有质得到发展。发挥好党建指导站前哨作用,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指导力量下沉一线,建立健全指导站每周一学习、半月一专报、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汇报、每半年一总结制度,常态化抓好基层党建督查指导工作,把党建工作覆盖到乡镇、城市社区、村社区、县直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学校、公立医院、"两新"组织、新业态就业群体等领域。实施动态排查管理,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持续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2.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标准,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突出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配工作。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持续深化"双雁"工程,抓好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组管理,落实驻村工作队常态化督导和工作动态简报机制,每月刊发驻村工作简报。选优配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持续开展"兵支书""特聘村主任"建设试点工作。采用"选储育用汰"模式,建立150个村级后备干部库,做好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储备工作。制定村级干部队伍培训计划,每年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开展村干部学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提升村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3.选优培强基层党务干部。根据工作需要,把党性强、责任感强、事业心强、热爱党务工作、有培养发展前途的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放到党务岗位上锻炼,有力保障基层党务干部政治待遇。坚持把提高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党(工)委每年至少举办1期党务工作培训班,每月至少固定1日用于研讨、学习、检查党建工作。全县每年举办1期党建相关案例研讨评选大赛,评选优秀创新案例选题,提高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聚焦基本制度,强化教育管理
4.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群体中发展党员,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落实好发展党员联审制度、入党积极分子近亲属备案制度,坚持每月开展发展党员联审工作,提前3个月进行入党积极分子近亲属备案,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全面推广使用"〔...〕党建云"信息平台,落实好基层党组织、党员信息维护和组织生活上传等常态化日常工作。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探索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接受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重教育管理。
5.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坚决落实抓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工)委主要领导要挂点一个基层党组织,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每季度至少深入党支部工作联系点1次,每年至少帮助联系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通过抓好联系点带动一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按照上级文件规定,规范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以及村级转移支付、行政村党组织活动经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村民小组长专项补助、农村离任"两老"补助、维修改造破旧村活动场所补助、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生活补助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养老保险等8项配套经费要求,落实机关、国企、"两新"组织、高校、中小学校等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
6.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好"新时代〔...〕先锋"选树学活动,广泛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落实网格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持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在职党员每年到社区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12次。大力宣传各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结合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党员亮身份、晒承诺、作示范活动。总结运用疫情防控斗争经验,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适应疫情防控"平急转换"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平时组织能力和战时应对能力。
三、聚焦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水平
7.引领红色基因走深走实。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名村建设,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好用好《红色家书》,依托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诵读红色家书"活动。用好〔...〕等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党建+传统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发动党员结对包保古屋,每名本地在村党员至少结对包保1栋古屋,教育引导全县党员继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
8.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梳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坚持立知立行和即知即改,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以实际成效展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全面推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搭建"党员包户"联系体系、信息反馈体系、党员评价和能力提升体系,密切党群关系。广泛开展"进农家、访民情、广交农民朋友"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采取进农家、下地头等方式进一步深入群众,收集1-2条农村社情民意,切实解决1-2个农民朋友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延伸组织触角,按照党建引领、全面覆盖、发挥作用的要求,构建"村级党组织-党小组-党员-村民"组织架构,融合网格化治理工作机制,党员包户直接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
9.坚持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深入推进"党建+社会救助""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党建+便民服务"等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健全完善村干部集体办公、坐班值班和民事代办、机关党员社区报到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认真研究谋划和解决政法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推动干警深刻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站稳人民立场,端正执法理念、提高执法质效、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法治和安全需求。持续深化"千名干部进万家、平安法治基层行"活动,加强走访宣传力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
10.持之以恒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行政审批、涉企执法检查、营商环境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意识冷漠、履行职责缺失,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拓宽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建立反映损害民营企业权益检举控告和问题线索径送机制,持续纠治违规借贷、带老板出游等问题。继续开展好"信访直通车"和"带信下访"活动,健全完善领导包案、提级办理等制度机制,推进我县信访举报量大幅下降。
11.聚焦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按照工作基础较好、党建特色鲜明、群众反响迫切的要求,各乡镇每年集中力量打造1个党建工作示范点,全县每年探索打造5个左右县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做到品牌工作实、特点显、成效好、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实现党建工作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携手奋进"〔...〕"新时代书写精彩篇章。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要直接谋划、直接推动,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抓实辖属各级党组织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承担起发挥"两个功能"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研究部署,加强统筹兼顾,压紧压实责任,将发挥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抓好具体工作落实落地。
(二)细化工作措施。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发挥好"两个功能"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细化贯彻落实措施。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围绕"两个功能"的具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高质高效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监督检查。把"两个功能"的落实情况作为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常规检查全覆盖,明察暗访随机化"的要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责令整改,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问责。
(四)务求工作实效。将发挥各级党组织"两个功能"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与实现"〔...〕"各项工作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