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文章金句集锦(第5/8页)
429. 踏上新征程,青年当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对党和国家赤诚热爱、对崇高价值理念的不懈追求;当持续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文明其精神",又要"野蛮其体魄";当提升受教育水平,让热爱学习渐成风尚,不断接受高质量教育;当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展现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430. 通过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思想素养、身体素质、精神品格、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青年已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431. 唯有在大战大考中砥砺前行,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青年才能练出抗压的"大心脏"、腾飞的"硬翅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32.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433.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青年将参与这一伟大进程。
434. 机遇用好了就是成功良机,机遇抓不住就会成为困难挑战。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
435. 百年来,广大青年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过客、看客,而是搏击时代浪潮的弄潮儿,引领风气之先的领航者。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新时代,在奋勇搏击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砥砺前行中激扬青春力量,广大青年必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436.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欢乐,没有就业的托举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43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绩。
438. 文明需要培育呵护,网络不容暴力撒野。
439. 任由网络抹黑、网络暴力蔓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只有利剑出鞘、重拳出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对不法分子的震慑,才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呵护健康精神家园。
440. 一个个期待、一个个点子,通过"领导留言板"汇成民心民意的"晴雨表",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范例,也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生动缩影。
441.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唯有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准确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
442. 经历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国人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国命运紧密相连,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
443. 历史经验表明,越是践行全过程民主,就越能开门立法、开门问策、开门汇智,越能以人民广泛参与实现科学决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444.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群众在哪里,民主就要跟到哪里。
445. 人人尽力,不只是简单的感动,而是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的国家行动。
446. 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也高于一切。防控疫情,是在与病毒较量,更是在与生命赛跑。捍卫生命、守护健康,没有退路必须冲锋,没有妥协必须战斗。
447. 不论是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还是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新"任务前挺身而出,抑或是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的过程,也是激活自身、赢得出彩人生的过程。
448.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应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展现更大的作为。
449. 青年和城市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中,蕴藏着开启更加美好未来的钥匙。
450. 顺应时代浪潮,让富有时代感的汉字焕发光彩,让卖丑搞怪的表达失去存身之所,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和从业者携手努力,推动承载中国智慧的方块汉字历久弥新、走向未来。
451. 汉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思想,规范使用汉字、领略汉字之美,既是维护文化根脉、培养文化认同的题中之义,也是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之举。
452.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战",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场"大考"。疫情一点也不能放松,农时一天都不能耽误,农民一户也不能落下,耕地一亩也不能撂荒,这是环环紧扣的任务,也是落实落细的要求,更是茬茬压紧的责任。
453.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只有把菜篮子、米袋子保障好,才能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454. 对于我们党而言,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初心使命;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学党史、用党史是终身必修课。
455. 网络空间是由亿万人民共同营建的空间,虽然有多元声音、多重表达、多个频道,发声会有差异,但凝聚共识格外重要。
456.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内容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食粮。
457. 从为改革谋、为发展计的提案议案,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建议意见,这是代表委员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的彰显,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体现,更是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缩影。
458. 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就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459.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我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斗成就历史,实干创造未来。
460. 培养一批"土秀才",发展一批"新农人",引进一批"大专家",让不同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智慧,就能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壮大事业。
461. 一粒种子可以成就一个产业,一粒种子可以富裕一方水土,一粒种子更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时下,从太空种子生根发芽,到海水稻产业化,中国种业捷报频传;从《"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印发,到新种子法正式施行,为种业发展集聚更多有利条件。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一定能为种业装上"中国芯",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
462.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463.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绝不能有闪失。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我们就能稳住"大国粮仓"。
464. 从立法到执法,从政府到企业,从理念到技术,只有像重视保护大熊猫一样重视保护黑土地,加强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才能让黑土地更好发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465. 女性的操持与营造,能让一个家庭生机盎然;女性的创意和付出,会给一个社会注入柔性的力量。在新时代的中国,开创美好生活离不开妇女事业全面进步,也需要广大妇女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466. 一篇篇高质量的调研视察报告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一件件提案、建议、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有力措施,实践表明,只要发挥"网"的优势,下足"导"的功夫,增强"群"的引力,就能进一步培育协商文化、提升专门协商机构效能。
467. 唯有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才能确保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468. 一直以来,"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萦绕在人们心头。从吃饱饭到吃好饭,从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到中国饭碗里装中国粮,有关吃饭问题未曾麻痹大意过。
469. 既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我们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470. 这份信心,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来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于我们已经取得的不俗成绩,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来自于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时刻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471. 比黄金更重要的就是信心。形势摆在面前,任务格外艰巨,责任使命重大,坚定信心才能标定方向、坚实步伐。
472. 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473. 力量生于团结,使命呼唤团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代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474. 雷锋精神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不断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参与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因为它始终是高尚情操的同义语,是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475. 紧扣筹备和召开党的二十大聚焦发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历史自信,保持历史主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定能不负人民重托、创造新的业绩。
476.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就能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477. 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如果落实不好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478. 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汇聚共同奋斗的磅礴伟力。
479. 回首过往,正是亿万人民胼手胝足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让全面小康的梦想照进现实。展望未来,实现共同富裕依然需要携手并肩拼搏。
480.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更宏伟的目标、更高的要求,展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出的坚实步伐,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81. 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才能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守住拒腐防变防线,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482. 只有对基层干部工作中、生活上出现的困难,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扎实有效地进行帮助,才能为他们干事创业消除后顾之忧。
483. 从精准扶贫到疫情防控,从粮食生产到乡风乡貌,事儿有人管、工作有人落实,事业就能不断发展,群众自然有口皆碑。
484. 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老油子"已经不再有市场,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才能脱颖而出。
485. 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广大年轻干部一定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新的历史伟业、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486.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87. 对年轻干部来说,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只有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才能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488. 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未来仍需跋山涉水。
489. 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唯如此,我们才能在交流中增进改革共识,在互动中凝聚改革力量,在讨论中坚定改革信心。
490.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以深化改革来应变局开新局。
491. 我们仍然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的比较分析中进行战略性思考,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边际变化,在大局中谋划问题,在大势中部署工作。
492. 干事创业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
493. 多一些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把式",少一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这是作风建设的要求,也是干事创业的要求。
494. 共享发展红利,不能让任何一位老人掉队。
495. 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496. 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激浊扬清、正能量充沛,则精神家园郁郁葱葱。
497. 个案,是法治关怀的细微落脚点,是法治不断进步的增长点,更是撬动中国依法治国的支点。
498. 对百姓最诚挚的善意,方能成就最靠谱的"善政"--人民至上,这一条,不管对大城还是小镇,都颠扑不破。
499. 面对不良信息的侵蚀,每个人都是最后一道防线。
500. 闪耀的警徽,标注神圣的使命。金色的盾牌,见证无悔的坚守。
501. 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时代魅力,中华文化就能积淀起前所未有的自信自强,化作中华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502. 热"雪"沸腾,激情飞扬,中国信心引领着世界信念。
503. 奇迹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奋进每一天,走好每一步,6年多的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之路,刻写下一个又一个"硬核"的注脚。
504. 如果只重视新冠肺炎疫情,而漠视其他疾患的生命安全,是因噎废食,本末倒置。毕竟,我们要拒之"门"外的,是病毒,而不是危在旦夕的生命。
505. 发展大势浩荡前行,发展共识格外凝聚,奋斗号角分外嘹亮。这是即将过去一年的句号,也是正在开启新的一年的逗号,让我们每个人都奋力融进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浪头、奋勇搏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506. 时代步伐从历史迈向未来,时间指针从2021拨向2022,我们前途远大、光明在前,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方能书写崭新篇章。
507. 赓续过往,展望前路,只有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才能继续凯歌远航、一往无前。
508. 这个冬天有多冷,下个春天就有多暖。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身处伟大的新时代,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哪怕挑战再多,只要我们不停脚步,就会通向山顶。
509. 命运变化无常,只因有时代的正面支撑,才有了改变的可能。
510. 因为相信,时代与命运如一撇一捺、相互支撑。